信息化建设的灌区节水项目如何改造呢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且影响社会稳定,水资源是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下放了以往过度包揽的管理权,下放至农民用水户协会,在灌区积极推广以农民用水户协会形式的农民用水组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通过推广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新机制,灌区续建配套进行了有效的巩固,使得工程设施在使用的年限内充分发挥效益,提升了广大用水户自主管理意识,促进水稻增产。本文先对灌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民用水户协会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合作经济理论和自主治理理论进行说明,奠定理论基础。 在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是其中之一,它是整个节水配套工程中的用非工程措施完成的系统工程。随着干渠“三面光”工程的实施,灌区渠道管理所的建立,灌区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量水设施自动化建成后,灌区管理部门能做到科学的引水、输水和水量调配,实现灌区按方收费,计划用水,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农业。同时通过量水设施的安装,测量和验证渠道水工建筑物的输水能力,计算出渠道的水量损失,为管理者和用水者提供科学直观的一手资料,使灌区能较彻底地解决灌溉保证率不高,水资源浪费严重,灌多灌少一个样的无序低效状态,充分体现水利信息化在灌区安全和防汛、发电能力等方面所发挥的效能。 一、系统的基本结构 系统一般由管理中心、量水站、、通讯网络组成。 管理中心主要设在决策调度中心,如水利局、渠道管理处等重要机构。中心站的主要任务和职能为:接收本系统的内部量水站传送的以及通过其他系统联机进入系统中心计算机的水位、闸位、流量、水量等数据,并进行处理加工,提供所需的有关数据、报表、过程线和相关资料。 量水站是灌区量水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单元,主要设在灌区重点监测的渠道水流分流口和渠道段。量水站的主要任务和职能为:按照系统设计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将传感器的有关信息自动采集,编码,发送到数据收集中心。 二、工程亮点 田间渠道量水设备考虑到灌区的水质有漂浮物、水草和钉螺,灌区田间渠道坡降平缓,流量不稳定的特点。系统选取的渠道量水器在平原灌区,坡降平缓地区田间量水测试方法上达到国内一级水平。所以推荐非接触式的雷达设备,安装简便不易破坏。 三、系统总体的技术参数和指标: 技术参数: 雷达流速仪: 测量范围:0.1~43m/s 测量精度:±0.01m/s 分 辨 率:0. 001m/s 供电范围:9~24V 功 耗: <1W 工作温度:- 10~60℃ 储存温度:- 20~70℃ 相对湿度:0~95% RH 通信接口:RS485(Modbus) 防护等级:IP66 天 线:24GHz 波 束 角:12×252 雷达水位计 波束角小,能量集中,具有更强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天线尺寸小,便于安装和加防尘罩等天线防护装置; 重量较轻约 1KG,便于安装; 测量范围较高可达 70 米,覆盖大型水库等水位测量; 多种输出电路接口与采集系统配合; 采用脉冲工作方式,雷达水位计发射功率较低,对人体及环境均无伤害;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30m 精度:±3mm 频率范围:26GHz 供电电压:6~24V 信号输出:RS485 Modbu 四、系统的可扩展性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网络连接已遍布**,灌区量水自动化系统不再是一个内部调度和封闭单一的系统,而是和大坝安全监测、闸门自动监控、水雨情测报、视频监控、田间土壤信息化等系统实现资源共享,综合调度。 五、安装案例 图为湖南常德某灌区雷达流量计安装现场。 由于各个灌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国内已有的量水方法也很 多种,适用条件及利弊不一。从经济适用角度出发,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灌区实际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量水技术。